提高免疫力,有3个ldquo不要r

2022/5/12 来源:不详

卡介苗疫苗是否适合白癜风患者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70808/5606842.html

身体正常的运作需要免疫系统的保护,免疫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、脆弱的系统。长期作息、饮食不规律,会破坏免疫系统。

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,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,感冒、扁桃体炎、哮喘、肺炎、腹泻等会反复发作,长期免疫能力弱甚至可能会诱发重大疾病。

如何自己初步大致评估一下自身的免疫能力呢?

大家可以先计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

体重指数(BMI)=体重(kg)÷身高的平方(㎡)

BMI值处于21~23:表明免疫力大致处于理想状态;

BMI处于18.5~24:免疫力正常;

BMI低于18.5或高于24:免疫力状况欠佳。

另外,有以下3种情况,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,同时也说明免疫力状况欠佳:

1.经常感到疲劳、困倦;

2.经常感冒、发烧;

3.伤口更容易感染。

不管是否存在免疫力低下的问题,平时都应注意规律饮食和作息,守住自己的免疫力。

这里,在饮食上,给朋友们提几点建议。

1.不要盲目减肥。

盲目减肥必然会带来一些营养波动,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。减肥计划要因人而异地科学制订。

2.不要偏食。

各种食物应注意均衡摄入,偏重于喜好某一类或者某几类食材,而其他食材却很少涉猎,这样做不到均衡饮食,营养素摄入不全,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。

3.不要过于迷信某种食物。

对于提高免疫力,没有一种食物单独有这么大的能力。不要过度迷信某种特定食材的养生功效,要想维持一个良好的免疫状态,一定要保证食物多样化。

怎么叫食物多样化呢?

给大家两个数字,每天吃的食物要超过12种。每周吃的食物种类要超过25种。食物越宽泛,食物种类越多,抵抗这些外界侵犯的能力就越强,抵抗力就越完善。

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之上要保证食物的均衡。

怎么叫均衡呢?

首先,要有一定量的主食。

如果主食供应不足,人体会燃烧蛋白质来供能,造成肌肉丧失,时间长了之后,人会变得乏力、没劲儿,免疫力下降。

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人每天可摄入谷薯类~克(生重),主食不要太过精细,要注意粗细搭配,包括全谷物、杂豆和薯类。

薯类包括山药、红薯、芋头等,它们都含有促进免疫活性的黏蛋白,对提高抵抗力有帮助。

其次,是副食。

一般成人每天要有毫升的牛奶,最多可以到毫升,再加上一个水煮的鸡蛋;三两的瘦肉(生重,包括水产和禽畜类);1~2两的豆制品;生重一斤的蔬菜;一个水果;两勺半到三小勺的油,少量的盐,这就是我们一天总的饮食大致结构。

当然,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
维生素A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,维生素C可以提升白细胞的吞噬能力,还有解毒的功能。除此之外,微量元素锌、硒、维生素B1、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。

能均衡饮食的话,尽量从饮食中摄取这些营养,如果饮食实在无法改善,可以遵医嘱适当补充。

,送给朋友们一句话:怀着一颗平常的心继续保持原来正常吃饭的状态,是维护自我免疫力的 的基础。

本文来源《吃好每天三顿饭》

更多精彩:

胀气、便秘……季节交替肠道闹“脾气”,做好这5点改善!

为什么爱吃爱喝的广东人却那么瘦?看完你就明白了!

预防疾病记住多“抗炎饮食”,避开“促炎饮食”!

加速康复外科(ERAS)的术前优化,如何实现预康复?

医院临床营养部简介

医院临床营养部是晋城地区 家规范化的临床营养科,科室现有6名工作人员,包括医师、营养医师和护师,主要负责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、营养评估、营养支持治疗、营养宣教等。

科室成立以来,密切配合临床工作,积极参与围手术期、肿瘤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、呼吸道疾病、消化道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营养支持与治疗,众多患者已从营养治疗中受益。同时,在本地区率先开展居家营养治疗,扩大营养服务范围,部分患者不需医院的营养服务。

另外,我科在已经开展的营养不良治疗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各种常见慢性病的营养调理,包括肥胖的医学减重,便秘、腹泻、反流性食管炎的营养调理,儿童发育不良及孕产妇的营养调理,年又开设了同型半胱氨酸 营养治疗门诊。另外,针对由肠道微生态紊乱引起的湿疹、咳嗽、哮喘、紫癜等过敏性疾病可进行肠道微生态调理。大多数患者经调理后效果良好。

中国营养学会授予我科“最快进步奖”,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授予我科“肠外营养先进科室”。目前为山西临床营养网教学实践基地及注册营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

如果您有营养方面的疑问或需求,欢迎前来就诊!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52linyc.com/zdyf/18758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 2014-2024 粤ICP备09201133号-1
    今天是: